top
请输入关键字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创建时间:2024.12.10

from clipboard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代表了公元五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冈研究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努力开拓创新,在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在打造云冈学研究高地和建设世界一流文化遗产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坚持保护第一原则 确保云冈石窟文物安全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云冈石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重要指示设立云冈学和加强云冈文物保护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同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为新时代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2021年云冈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2023年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签署了共建云冈研究院协议,机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加强统筹谋划,编制了《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工作“十四五”规划》,为石窟保护、文化传承和云冈学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

二是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坚持保护第一,持续加强云冈石窟洞窟病害调查、洞窟微环境监测和日常保养,开展云冈石窟罗汉堂周边及龙王庙沟洞窟危岩体抢险加固、罗汉堂彩塑壁画保护、云冈石窟第1至3窟危岩体加固及防排水等保护项目。加强石窟修复材料和修复技术的研究、实验与应用。目前,云冈石窟洞窟水患与危岩体问题已得到有效治理,保护工作已转向预防性保护、精细化维护和数字化保护。研究院先后建成了物理力学、物相分析、化学分析等文物保护实验室,联合上海大学启动了云冈石窟石质文物内部凝结水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研究,被列为省级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

三是加快数字化保护。近几年来,云冈研究院先后实施了第11、13、14、15、17、19窟数字化采集项目,其中第13窟数字化重建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突破了国内大型单体高浮雕石窟寺的整体洞窟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难题。已建成的“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是国内文博系统首家基于文物数字资源的先进运算与数据储存中心。近几年,云冈研究院编制申报了山西省文物保护首例省级地方标准——《石窟寺文物三维激光扫描数字化采集技术规程》和《石窟寺文物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采集技术规程》,并获批实施。

四是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建成云冈石窟文物安全监管平台,实施了云冈石窟核心景区安全防范改造工程、云冈石窟大周界安全技防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夯实云冈石窟安全防护体系。此外,联合大同市公检法成立了云冈景区派出所、云冈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室、云冈文物保护法庭,全方位筑牢云冈文物保护的法治防线。

加强云冈学建设 持续推进云冈研究走深走实

一是深化云冈学基础研究。联合北京、上海等地著名高校和山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以及省文物局所属科研团队,积极开展云冈石窟和北魏平城考古等基础研究项目。2021年出版了《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报告》,2023年出版了《云冈石窟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几年来,陆续出版近十部学术专著,其中,《云冈石窟全集》(全二十卷)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和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云冈石窟山顶佛教寺院遗址发掘报告》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

二是构建云冈学建设平台。云冈研究院聚焦石窟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利用的重点、难点问题,整合多学科研究力量,和国内石窟寺学术科研队伍共同打造基础研究资源平台。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西省文化遗产保护院士科技创新中心、石质文物保护与研究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石窟寺保护与传承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落户云冈研究院,并构建起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的创新体系。近年来,云冈研究院不断引入新学科、新技术,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从不同维度提升云冈学科研水平。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建成云冈学智库平台;与山西大学联合建设了“云出云冈——云冈学文献知识库”;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等联合开展壁画与土遗址等文物修复;与浙江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武汉大学等联合开展数字化保护合作,计划2030年前完成“数字云冈文物档案库”建设。

三是开展云冈学学术交流。云冈研究院先后举办了“云冈纹饰研究”“北魏平城与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丝路沿线石窟寺数字化保护”“中国石窟寺考古”等系列专题学术研讨会,在云冈石窟考古、保护、研究等领域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全面推动云冈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加强文物活化利用 促进云冈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持续推出精品展览,让云冈文化走进大众。举办的《圣地重新——云冈百年复兴展》和《中国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一周年特展》分别被国家文物局、山西省文物局评为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2023年,联合苏州湾博物馆、北京大学等举办的《“莲曜云中”:云冈舞公众教育与实践探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未来之星奖”。2023年还完成了“芥子须弥——云冈特展”、“融·云冈经典艺术展”等一系列云冈精品展览。

二是加强云冈立体宣传,让云冈艺术享誉世界。配合央媒拍摄了《万象中国之云冈新景观》《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等专题纪录片;与上海荷木文化公司联合打造“梦回云冈”时装秀、“又见云冈”大型实景表演,并共同研发文创产品。《云冈石窟官方宣传片》荣获2023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入围项目,极大地提高了云冈文化的知名度、关注度。

三是推进云冈研学教育,让云冈艺术深入人心。云冈研究院被教育部列为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云冈研究院科普基地获批山西省科普宣传专项项目;云冈石窟保护和云冈学研究的突出成效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山西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近几年来,我院与全国121家研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广泛开展研学活动,云冈文化的独特魅力得到进一步弘扬和释放。

四是提升接待服务水平,让云冈景区成为著名旅游品牌。近年来,云冈石窟景区排名始终位列全国5A级旅游景区前列,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100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优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示范案例”等荣誉,在国内文旅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彰显。

注重人才培养 加快人才引进

积极参与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组建。2023年9月,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由山西大学牵头组织,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成立大会暨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云冈研究院举行。云冈研究院作为联建单位之一,要切实担负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扎实开展云冈学研究,大力弘扬云冈学的时代价值,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秀学术人才。

积极培养云冈学研究专业人才。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攻读硕博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家、省级文博专业培训,积极引进博士研究生和以著名高校为主的硕士研究生,高端人才储备进一步强化。

坚持守正创新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文化遗产地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冈研究院将围绕“融入京津冀 打造桥头堡”的战略目标,努力打造云冈学研究高地,建设世界一流文化遗产地。

一是持续夯实文物保护基层基础。加强洞窟文物监测,积极开展新技术应用。升级改造监测平台,优化洞窟巡查监测设备,增加微观层面监测点位,确保文物监测保护更加精准有效。要加强数字化保护,重点实施好云冈学文献资料数字化整理、云冈石窟典型造像数字化保护成果利用、云冈音乐窟云展览、洞窟造像及色彩虚拟复原与展示利用及44个小型洞窟数字化项目。要强化文物安全建设,构建系统、规范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云冈石窟技防升级改造和窟顶消防升级项目,加强安全管理、检查、演练和技术培训;对全院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估和问题整改,确保文物安全万无一失。

二是努力打造云冈学研究高地。继续推进云冈学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第1、2窟考古调查工作,推进“云冈石窟第12窟数字化考古”项目。完成“山西文物资源研究成果整理——观音堂”项目,着手启动第16窟考古调查报告的前期准备工作。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主流媒体开展深度合作,举办云冈学研究系列主题活动。

三是不断推进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智慧化景区建设。实施景区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提升工程。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企业,强化文创研发与营销、数字云冈演艺与体验、旅游与研学交融互动的云冈大IP。

四是努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大云冈石窟宣传力度,提升景区讲解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游客数量和运营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积极与周边景区进行战略合作,实现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继续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组织做好公益研学活动。在云冈博物馆、美术馆持续推出云冈文化系列主题展览,并积极谋划举办云冈艺术国际大展。坚持探索创新,稳步走好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努力把云冈石窟打造为国际知名的一流文化旅游景区。

from clipboard

20192